新闻动态

中国稀土出口管制120天, 美国军火商急了, 要找俄罗斯搭救自己?

中国说到做到,稀土出口管制120天,美国军火商终于被逼急了,现在正满世界寻找稀土,甚至连缅甸、菲律宾和俄罗斯都不放过,但终究注定功亏一篑。

这段时间,中美贸易谈判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稀土,美方甚至不惜取消12项对华限制措施,也要换取中方松口,不过从结果来看,美方一无所获,哪怕让步的再多,中国都划了一条红线,那就是稀土出口继续依规实施管制,禁止用于军用目的,这也让五角大楼急得直跳脚。

从中国4月限制稀土出口到现在,已经过去了120天了,美方在谈判桌上迟迟没有取得突破,特朗普政府便打起了“曲线救国”的主意。

缅甸:美国的新目标

缅甸近年来成为全球稀土市场的新热点,尤其是佤邦地区发现了 300 万吨稀土矿,其中重稀土占比近半,这让美国看到了替代中国稀土的希望。重稀土是制造战斗机、精密导弹等高端武器的关键材料,而美国 95% 的重稀土依赖中国进口。为了获取缅甸稀土,特朗普政府开始调整对缅甸的政策,包括解除对部分缅甸企业的制裁,放宽关税,试图拉拢缅甸加入美国主导的稀土供应链。

然而,美国的如意算盘可能打错了。首先,缅甸的稀土出口长期依赖中国加工。虽然缅甸拥有丰富的稀土原矿,但全球 90% 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集中在中国。缅甸开采的稀土原矿如果不经过中国的精炼和分离技术处理,根本无法直接用于军工生产。例如,美国加州的芒廷帕斯矿虽然恢复开采多年,但其生产的精矿依然要运往中国进行加工。

其次,缅甸的基础设施和运输条件极差。克钦邦作为缅甸稀土的主要产区,地势崎岖,缺乏现代化交通网络和深水港口,稀土运输成本极高且风险巨大。即便美国与克钦独立军达成合作,也难以解决物流问题。此外,中国在中缅边境拥有天然的地缘优势,不仅经济往来紧密,还能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对缅甸施加直接影响。美国试图在中国眼皮底下截胡稀土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
菲律宾:另一个选项?

菲律宾同样被美国视为潜在的稀土供应国。菲律宾的稀土储量可能很大,但目前勘探和开采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。美国试图通过加强与菲律宾的合作,将其纳入稀土供应链,但面临诸多现实困难。

首先,菲律宾的稀土开采和加工技术落后。菲律宾目前主要出口红土矿等原料,而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中国的深加工才能转化为高价值产品。例如,菲律宾出口到中国的红土矿,经过中国的精炼后,价值可能翻几十倍甚至几百倍,但利润几乎全被中国赚取。美国若想在菲律宾建立完整的稀土产业链,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,但短期内难以见效。

其次,菲律宾的政治环境不稳定。菲律宾虽然在军事上依附美国,但在经济上与中国联系紧密。菲律宾若公开倒向美国,可能会得罪中国,影响其经济利益。此外,菲律宾国内对稀土开采的环保和社会问题存在争议,可能阻碍项目的推进。

俄罗斯:能否解燃眉之急?

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,储量据估计在 1000 万吨以上,但开采和加工能力严重不足。俄罗斯的稀土矿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冻土带,开采成本极高,且技术落后。目前,俄罗斯每年仅开采 2500 吨稀土金属精矿,仅为中国产量的 1/100。

美国试图与俄罗斯合作开发稀土资源,但面临多重障碍。首先,俄罗斯在稀土加工技术上长期依赖中国。俄罗斯的稀土矿开采出来后,往往需要运往中国进行精炼和分离。即便俄罗斯引入美国技术,也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起独立的加工能力。其次,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立场倾向于中国。中俄在能源和资源领域合作密切,俄罗斯更愿意与中国保持合作,以维护自身利益。

俄罗斯在宣布与美国就稀土合作谈判的同时,又公开表示将 “无限供油” 给中国。这种 “脚踏两条船” 的策略显示出俄罗斯在稀土问题上的谨慎态度,不愿完全倒向美国。此外,俄罗斯的稀土矿多位于偏远地区,基础设施薄弱,开发难度极大。美国若想与俄罗斯合作,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改善当地条件,这在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。

结语

中国稀土出口管制 120 天,美国军火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四处寻找替代来源,但终究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。缅甸、菲律宾和俄罗斯虽然拥有稀土资源,但在开采、加工、运输等方面存在严重短板,且地缘政治因素复杂,美国的努力注定功亏一篑。

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,从开采到加工,再到技术研发,都是其他国家短期内无法超越的。美国若想真正解决稀土供应问题,要么接受现实,与中国合作,要么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重建自身产业链,但这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。在这场稀土博弈中,中国的 “稀土牌” 打得有理有据,既维护了自身利益,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关键领域的实力和决心。